rong zhixue yuan chuang wen ji (Original Collection on Smart-System Studied)

rong zhixue yuan chuang wen ji (Original Collection on Smart-System Studied)

by Xiaohui Zou
rong zhixue yuan chuang wen ji (Original Collection on Smart-System Studied)

rong zhixue yuan chuang wen ji (Original Collection on Smart-System Studied)

by Xiaohui Zou

eBook

$0.99 

Available on Compatible NOOK Devices and the free NOOK Apps.
WANT A NOOK?  Explore Now

Related collections and offers

LEND ME® See Details

Overview

前 言

融智学是一门研究自然人与计算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度协作、优化互动”的原理、方法及实例的新型学科。融智体系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间伴随着相应的理论思考和社会实践):
第一阶段是从1976(产生“集人类知识之大成”的构想)-1992(形成“智慧融通”或“融通智慧”的概念),标志是提出“信息基本定律(假说)”,即:“同义并列,对应转换”法则。1980-1981笔者向贵州大学物理系现代化实验室刘汉云主任、人才学创始人雷祯孝、《自然信息》张良主编等学者做过介绍。1987发表“企业招标投标中法律顾问的作用”(优秀毕业论文)。同年, 撰写了“贵州省七五社会科学项目人才课题招标投标的全套标书”。1989依托深圳“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试办“全方位”咨询与培训服务。1991公开“心理学科学体系探新”(中 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心理学基本理论年会论文)、“终身教育学纲要”和“考试心理学——学习、复习、考试与应变的原理”(纲要)。1992公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公司(法人)制度结合是我国经济法建设的突破口”(十三省、市、自治区第八次经济法学术研讨会论文)。
第二阶段是从1993(“一种智能通信子母机”的发明专利公开)-1999(完成“一种知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产品”的构想),标志是开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专栏。这期间亲自发明和指导发明的多项新技术分别获“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和“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银奖和铜奖多枚(1994-1997)。同期,还尝试了系列“融智与融资” 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是从2000(“一种知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产品”的发明专利公开)-2005(编著的“融智学原创文集”集中发布),标志是形成(基于网络和计算机辅助的)“融智学”(三部曲),即:着重基础研究的理论融智学——强调“语义、信息与智”的统一理论框架;着重间接计算的工程融智学——强调“知识信息数据处理”的间接形式化;着重间接融资的应用融智学——强调“产、学、研、用、算”一体化管理。“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法,融智与融资”是涉及多个产业链及产业群的三个典型的融智实例。
“融智学原创文集”主要是为关心“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与用户(自然人)如何互助”和“融智与融资如何互补”两个研究方向及实际应用领域感兴趣的读者而编著的。
由于融智学是与基础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机器翻译学、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学、一般信息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和知识产权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也适合这些领域的有关学者和一般读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语言学咨询组负责人徐通锵教授(2001, 9,11)来信说:义、文、物、意概念的提出,我觉得是有价值的,但如何阐述?抓住什么样的核心?需要深入推敲。这四个概念的关系,据我的理解,“义”应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结构机理,或者说是客观规律,其运转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意”是主观对“义”的认识或理解,“文”与“物”只是这种认识外化的表现形式。区分“义”与“意”是很必要的,现代语言学也已意识到这种区分的必要,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注重功能的研究。如何将这种区分进行理论上的阐述,还需学界的努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计算语言学研究室易绵竹教授(2001-09-25)来信说:融智学新范式提炼出协同智能主体的概念体系具有原创性,想必对自然语言语义信息的处理将引发一场革命。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苑春法教授(2003.1.3)来信说:“谢谢你在清华的讲座。由于时间关系,不能长谈。仅仅从几个小时的讨论交流中对你理论全貌尚未能得到一个清晰的了解。从交谈中,我认识到你的协同智能计算语言数据库的设计方案中的13张表很有新意。如果对于汉语的这13张表一旦建立了起来,那么汉语分析中的各个层次上的歧义就会比较容易地解决。这是一件有创建性的工作。但是同时我也认为这13张表的构建是一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因为仅仅一个汉语的树库的建立就是一件浩繁的工作,至今尚未完成;而它仅仅是你的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建议在经过充分酝酿和充分的人力财力准备的基础上再启动这件事。”
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鲁川教授(中文信息学会首届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来信说:这13张表的构建充分体现出你(指:笔者)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善于集中现有各家学派的优点。
…………
目前《融智学原创文集》主要汇集了融智学作者2000-2005期间分别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文章。虽说作者现在(2006)的认识已比过去三个时期的任何一个阶段(1976-1987,1988-1992;1993-1996,1997-2009;2000-2002,2003-2005)深刻且系统化了许多(注:这将在修订更新的部分陆续追加补充)。但考虑到原创文集独特的学术交流价值,例如:其中保留着对科学技术乃至应用的原创成果涉及与基础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机器翻译学、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学、一般信息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学和国际知识产权法学等多学科发生交叉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涉及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处理或表述与众多相关学科之间关系的各种尝试或探讨,对从事跨学科知识创新的研究人员来说,都将会有借鉴、启迪或警示作用。
同时,也有必要保留原创成果初创时期的基本风貌,而这在研究生的教科书中也是无法看到的。
据笔者与上述有关多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直接交流的经验、感受和体会来看,本文集所具有的创新知识点是有相当学术价值的,有些还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实用价值。
欢迎广大读者多提出宝贵意见!
希望就新兴学科如何处理与周边交叉学科关系的问题,与读者进行有益的科学探讨!
尤其希望能与对“协同智能计算系统”和“融智与融资”双重实践的读者交换意见!
《融智学原创文集》作者 邹晓辉2006-3-25于珠海恒美花园


Product Details

BN ID: 2940155808794
Publisher: Xiaohui Zou
Publication date: 09/08/2018
Sold by: Smashwords
Format: eBook
File size: 507 KB
Language: Chinese

About the Author

近期未来,你咋改变? ——“智慧融通”交流讨论 主讲人: 邹晓辉 主讲内容: 融智学与文化基因系统工程及相关技术发展历程;言识软硬形式化系统工程与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典型案例;近期未来知识区块链与资金区块链胶着状态蕴藏的契机和发展途径。人际交流与人机交互践行的十六字方针: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度协作,优化互动。 关键词:融智学;文化基因系统工程;智能教育协同创新 附:主讲人简介: 邹晓辉,男,先后经历了通信(80职校)、英语(贵大86自考)、法律(85电大)、国际法学(97吉大)、中文信息处理(07北大)、高等教育(10哈佛)和心智哲学(11伯克利分校)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历练,中美塞尔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社会兼职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中国分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教育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信息和智能科学,擅长人机双脑协同智慧能力的发掘。

From the B&N Reads Blog

Customer Reviews